世界熱推薦:廣東疾控發布提醒:2月,請重點防范7種病
2023-02-07 21:31:24來源:南方plus
“返工潮”過后
各中小學也陸續開學
人員流動和聚集將明顯增加
【資料圖】
而此時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
在此,廣東疾控提醒您:
2月,要特別提防這7種病
(太長不看版↓)
(詳細版↓)
●新冠病毒感染
專家提醒
目前廣東省疫情處于低水平,疫情形勢平穩。
防病指引
做防護:日常要堅持做好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勤通風、一米線這“防疫四件套”。
打疫苗:建議在沒有接種禁忌癥的情況下,符合條件者盡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。60歲以上人群、嚴重慢性病患者、免疫功能低下人員優先推薦接種新冠病毒疫苗。
已完成全程接種的人群盡早接種加強針。加強針共兩劑。
第一劑加強針:已完成全程接種的18-59歲人群按照6個月以上的時間間隔接種第一劑加強針,60歲以上老年人按照3個月以上的時間間隔接種第一劑加強針。
第二劑加強針:第二劑加強針與第一劑加強針的時間間隔為6個月以上。所有批準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劑次加強免疫,優先考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。另外,按照目前國家相關規定,感染新冠病毒者(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)6個月內無需接種疫苗,可在6個月后接種1劑。
早排查:每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,如有出現發熱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覺減退、腹瀉等不適癥狀時,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,視情況及時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;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,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●諾如病毒感染
專家提醒
廣東省每年9月至次年3月為諾如病毒感染暴發高峰期,以接觸傳播和食源性傳播為主。
2月隨著各類學校陸續開學,集體單位發生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疫情的風險較高,重點防控場所為學校、托幼機構及福利院等集體單位。
防病指引
1. 校園防病要點
學生健康管理:做好學生個人健康管理、嚴格落實晨午檢、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。
廚工健康管理:加強對廚工的健康管理,制作食物和配餐過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衛生,有消化道癥狀要暫時調離崗位。
飲用水管理:做好飲用水的管理,定期清洗、消毒濾網和二次供水設施,做好飲用水管道維護,師生飲用水燒開后飲用。
環境清潔消毒:開窗通風和環境(門把手、扶手、電梯按鈕、馬桶按鈕等)高頻接觸部位清潔消毒。
病例管理:一旦出現嘔吐、腹瀉癥狀的病人,要立即就醫并隔離,做好嘔吐物處理,做好清潔消毒;病例持續增多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和屬地疾控機構報告。
2. 家庭防病要點
家長和兒童注意個人衛生,養成勤洗手、不喝生水、生熟食物分開、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習慣。
●人感染禽流感
專家提醒
冬春季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易發季節,廣東省仍存在發生H5N6、H9N2等人感染禽流感散發病例的風險,不排除其他較少見亞型人感染禽流感出現。
重點防控場所:活禽經營非限制區以及未全面落實活禽經營衛生管理措施的區域。
防病指引
要洗手:尤其是接觸禽鳥后及飯前便后。
要煮熟: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。
要就醫:出現發熱、咳嗽等呼吸道癥狀,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,視情況及時就近就醫。有接觸過禽鳥要記得告訴醫生。
不要食用病、死禽肉。
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禽鳥類產品,也不要光顧活禽售賣流動攤檔。
不要在活禽檔口食宿。
特別提醒
免疫力較低的老人、孕婦、兒童以及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和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,患病后出現重癥的風險較高,應盡量少去或不去活禽經營市場。
●流感
專家提醒
近期廣東省流感樣病例就診比例低于基線水平,未報告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和上呼吸道感染聚集疫情。
廣東省流感存在冬春季高峰,2月隨著新學期開學,需關注流感活動水平變化。
重點防控場所:各類學校、托幼機構、醫院、福利機構、養老機構、公安司法監管場所、工廠企業、物流園等集體單位。
防病指引
打疫苗:根據《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(2022-2023)》,重點和高風險人群建議優先接種流感疫苗。
保持良好衛生習慣:堅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常通風等衛生習慣。
勤洗手:用肥皂/洗手液及流動水洗手。
戴口罩:特別是在人多的公共場所,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(體溫≥38℃,有咳嗽或咽喉疼痛)。
勤通風:定期開窗通風,做好通風與環境消毒等工作。
早就醫:出現流感樣癥狀(體溫≥38℃,有咳嗽或咽喉疼痛)時戴口罩,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,視情況及時就近就醫,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。
特別提醒
孕婦、嬰幼兒、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,患流感后出現嚴重并發癥和死亡的風險較高,更應注意做好個人健康防護。
●布魯氏菌病
專家提醒
2月仍處于羊肉和奶制品加工處理和消費等危險因素暴露高峰期,市民應警惕布魯氏菌病。
防病指引
不飲生奶:盡量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奶及其奶制品。如確實購買了私營農場或個人販賣的生的牛、羊奶,也必須“煮三沸”,約3-5分鐘(由于牛羊奶比較粘稠,沸點低,加熱時要等冒泡離開火源,等泡沫下去后再加熱,如此重復三次)才能飲用,隔水蒸也不行?。?!
煮熟煮透:把肉做熟了吃,特別是不要為了追求鮮嫩,吃沒涮熟、烤熟的牛羊肉。
戴手套:皮膚有破損時戴手套處理生肉及內臟。
個人防護:如果是畜牧業等職業人群,除了做好以上措施,還要注意個人防護。
●猴痘
專家提醒
當前全球猴痘疫情波及范圍廣,世界衛生組織評估當前猴痘的全球風險為中等;我國境內及港臺地區相繼發現輸入性個案,廣東省發生猴痘輸入性疫情的風險仍將持續存在。
防病指引
一般居民不必過度緊張,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盡量避免接觸野生動物。
即將回國人員/即將出國人員請點擊此處→
●食源性疾病
專家提醒
春季(2—5月)為河鲀魚中毒高發期,廣東省河鲀中毒主要以誤食河鲀魚為主,需警惕食用河鲀致病死亡的風險。
近年,廣東省毒蘑菇及有毒植物中毒風險較高,全年各月均有發生。春季外出春游踏青活動增多,人們野采蘑菇誤食中毒風險增大。
防病指引
遵守食品安全要點:生熟食物分開處理和存放;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;盡可能當餐烹調當餐食用,如有吃剩的食物,應放入冰箱,食前徹底加熱。
廚工健康管理:學校加強對廚工的健康管理,制作食物和配餐過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衛生,有消化道癥狀要暫時調離崗位。
加強知識宣傳: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宣傳,不得隨意或“憑經驗”采摘和食用野生果實。
來源:廣東疾控
標簽: